按照美学的一种艺术分类方法,凡诉诸于视觉的艺术,是属于造型艺术,也许由于这个缘故,在默片时代,许多影视理论先驱者几乎都是把影视的艺术属性和美术(特别是绘画)放在一起。世界影视史上第一位影视理论家、定居于巴黎的意大利诗人卡努杜,在1911年发表的《第七艺术宣言》中,认为影视是动态造型艺术。
在这股视觉主义思潮吸引下,当时影视界涌进一些先锋主义画家,如毕加索、费尔南多。谢莱尔、汉斯。里希特等人,他们非常重视影视对物的表现,主张依靠视觉表现的形式因素显示人的精神状态。印象主义影视导演德吕克则认为,演员也无非是一个零件,世界物质的一个片断。表现主义画家、德国的狂飚社中的赫尔曼。伐尔姆、华尔特。罗里希、华尔特。罗特曼参与摄制影片《卡里加里博士》,他们和制片人先行确定了影片造型风格,以物体畸变和强烈明暗反差表现一个梦游者的焦躁、不安和恐惧等精神状态。将影片《卡里加里博士》的布景、服饰、化装和人物动作统一于表现主义绘画风格。实际上,这部影片成了活动的表现主义绘画。
将影视看作是活动的绘画,是这些先锋派影视导演的普遍意识,他们从影视中寻求在静态绘画中难以达到的节奏和韵律,以及光的流动和组合。更有甚者,抽象主义画家、抽象主义影视导演汉斯。里希特在其所拍的影片《韵律二十一》中,就是用黑、白、灰的正方形、长方形的跳动形象所构成。他认为:影片中一位演员的价值并不比片中其他任何物体的价值来得大:人、抽象造型和自然物体都不过是造型罢了,而这些造型由于刺激了我的直觉,对我口授了我所有影片中的意象的流动、韵律和顺序。在他看来,物象的各种形式因素:点、线、面、黑、白、灰色及其运动,才能表达出精神现实,他视影视如同抽象绘画,他所处理的是纯粹不具象的形式。
所谓纯影视的倡导者,更主张影视要摆脱各种主题和各种表演而独立存在;要让画面来主宰一切,避免那种无法专用画面来表现的东西;影视只是一连串有节奏的没有任何情节的东西。
(责任编辑:admin) |